时光网年度大赏特别稿件 海外电影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每一年能称得上优质佳片的自然也是数不胜数。最终我们选定的这10部影片,既收录了年度绝对不容错过的顶级艺术佳片,亦有令大家眼前一亮的新鲜之作,当然也不乏让人畅快淋漓的视效大作,以及无法绕过的事件电影。或许会有读者质疑为什么《飞屋环游记》没能上榜?因为我们认为这部影片除了在技术层面以及开场的精彩十分钟,其他方面都表现平平,并不能代表皮克斯的最高水平,所以让High到爆的《冰川时代3》顶替,何乐而不为呢。因此,这个榜单不求大同,但求每位读者能找到自己心中所爱。No.10《冰川时代3》:德艺双馨爆米花 惊人的8.8亿全球票房说明了“冰川时代”系列已经拥有了坚实的粉丝基础;片名中的“3”则宣告了该系列具备强大的续集制作能力。《冰川时代3》作为续集,却能在故事创作上做到新意频出,节奏控制合理得当,让观众看得痛快淋漓,给2009的夏天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不愧为年度最佳动画续集。 尽管批评依旧尖锐,但本片票房进入北美年度前五位的骄人成绩,就连皮克斯都羡慕不已。本片运用了3D动画的制作方式,观众第一次在银幕上看到这些熟悉的动物角色们立体了起来。然而,最大的成功绝对应该归功于蓝天工作室对好故事的不懈追求。《冰川时代3》的成功指出了一条艺术和商业双丰收的动画续集创作之路。编导们将“坚果引发地质变化”的基本设定花样翻新,创造了一个瑰丽多彩的地下世界。“浪子”黄鼬巴克作为新角色极具喜感,与原有的几位经典角色互为补充。电影以大团圆场面结束于奎特鼠对坚果的追逐,正好满足了轻松的合家欢观影氛围。 《冰川时代3》与前两部保持了风格一致,角色生育下一代等新情节的加入让观众产生新鲜感,并保证了后续作品里经典的角色可以传承下去。正是这种用心到位的创作,才能让《冰川时代3》无论在2D时代还是3D时代都可以紧紧抓住观众的心,创造华丽的票房成绩。 No.9《月球》:独角科幻新经典 在科幻片故事渐趋俗套的今天,邓肯·琼斯用区区几百万元打造出一部视觉效果堪比亿元大片的纯科幻电影。而在影片思想深度和哲学主题的阐述上,《月球》已然步入经典科幻片的神圣殿堂。 《月球》以未来在月球上一个采矿站发生的事故为起点,揭露了人类走进克隆时代后伦理的碰撞以及情感的永在性。电影涉及到了克隆题材,两位主角同是山姆,他们的相遇好比一个人脑中两种意识的交流,从互相对立到互相包容,从视对方为微不足道的克隆体到携手对抗黑暗公司,他们最后终于成就了一个美好的结局。这一剧情模式无论对戏剧张力推动还是对哲学主题阐述都实现了天衣无缝的融合。 尽管克隆题材电影不算新鲜,但本片却做到悬念叠出、节奏紧凑,不断提示的救援人员到来的倒计时无时不刻地牵动着主角以及观众的心,与经典的“最后一分钟营救”手法相似,邓肯用“最后一分钟逃亡”将故事从平淡引向高潮,让人物从平凡的复制人升华至克隆时代的反抗者。即使仅从制作技术来讲,《月球》精心设计的道具和场景、美轮美奂的外太空环境,都与动辄上亿的大片营造的效果无异。它的意义,就像是你在满地烂瓦片的商业片垃圾堆里捡到了一颗晶莹剔透、不加修饰的美玉。 No.8《就是这样》:巨星告别演唱会 从来没有一部电影像《迈克尔·杰克逊:就是这样》一般,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得以推出,又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广泛而巨大的影响。影片并没有过多煽情,也没有过多怀念MJ,只是把演唱会排演老老实实的呈现给大家。精准的剪辑、华丽的片段,让本片甚至不次于真正的演唱会,在观众心中产生共鸣。 MJ对音乐的完美要求让精准性成了本片一个重要的关键词。MJ的音乐既精准又极富创造性。他的精准完全忠实于自我的直觉。一旦这种直觉确立以后,他就永不放弃地追求他心中的那个感觉,以至于排练都成为创作。电影的编导也受到了这种影响,在风格上保持了惊人的一致。几乎每一首歌的剪辑都是将MJ神一般的品质推向高峰。 电影除了展示MJ光芒四射的表演,还将他谦逊的态度以及他希望世人关怀地球家园的愿望一点一滴呈现给观众。让观众们透过这部电影,看到MJ作为一个艺术家带给人们关于自然、关于爱的灵魂启示。这一场投射在胶片上的演唱会,以蒙太奇的魅力让MJ彻底升格为受人膜拜的神灵。尽管歌迷与非歌迷的区别,多少会影响对这部演唱会纪录片的观感。但导演的确将MJ爱的精神反映到了胶片之上,尽可能地传递到每一位观众心里,这才是这部作品的最大意义。 No.7《玛丽和马克思》:质朴怀旧 永恒动人 2009年是动画片中两种制作方式3D动画和停格动画双星闪耀的一年。《玛丽和马克思》毫无疑问是2009年最优秀的停格动画,其精美的画面、独到的主题、高超的艺术造诣,远远超出其他停格动画,甚至放之于3D动画中,也毫不逊色。 独有的画面质感是观众喜爱停格动画的原因之一,玩偶的细致,制作工程的庞大和制作人员的坚持不懈都令人感叹。但这都不能成为停格动画能够战胜3D动画的主因,好故事以及好的分镜头设计都必不可少。《玛丽和马克思》所讲述的正是这样一个真实感人的好故事:一个孤独的小女孩和一位亚斯伯格症候群患者的笔友人生。这个故事探求人的自处和相处,找寻能够安抚心灵的处世之道,题材的永恒性和经典性可以打动任何一个时代的观众。 《玛丽和马克思》的成功说明了停格动画并不会因为其历史的久远就逐渐被湮没。它逐渐与黑色动画和成人动画相结合,既满足了怀旧情绪,又很容易地重现特别的时代感,停格动画完全抛弃了现代的计算机制作动画的方式,费时费力,却效果惊人。《玛丽和马克思》将停格动画这种古老艺术的艺术魅力发挥到了极致,也为近年来被3D动画垄断的动画界闯出一片别样的天地。 No.6《星际迷航》:超好看的硬科幻 《星际迷航》系列的电视剧、电影影响了美国整整一代人,而由J·J·艾布拉姆斯执导的第十一部《星际迷航》电影则影响了现在二十岁左右的全世界范围内的青年人。非凡的宇宙情怀,超越时空的感人故事,绚丽新颖的太空画面,优美动听的电影音乐,这所有的电影元素都渗透出诱人的情感,让观众迷失在无尽的美丽宇宙之中。 《星际迷航》有着完整的故事结构,故事开端源于一场星际风暴,转折发生在瓦肯星被吞噬的悲剧事件,最后的高潮则是在惊人的黑洞吸引力中迸发。导演利用宇宙中最神秘最强大的力量极大震撼了观众的猎奇心理,冲击了我们常有的地球视野。电影没有故作深沉,在维系了系列的人物设定和基本情节之后,编导们以当代人的思维和想象力对原作未曾讲述的前传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并收到了奇效。 导演执导和制作美剧多年的强悍能力使得他成为执导新版《星际迷航》的不二人选。单是创作美剧《迷失》的编剧能力就足以让本片既悬念重生,又处处用情。人物塑造可爱,对话幽默风趣,深具当下的娱乐风格。新时代的电脑特技给故事赋予了无限活力,深邃黑暗的宇宙中,突然爆发的星舰空战,电光火石的死亡挑战,生与死的情感交融,对新一代的观众极具杀伤力。 No.5《第九区》:请全人类反省 当人们无法想象竟然百万外星人会沦为地球贫民窟居民之时,《第九区》凭着此创意横空出世。它以低成本打造出具有时代话题与纪实性质的科幻大片,开创了科幻类型片叙事主题的新方向,并且在人类本真上作出哲学上的有益探索,是近年来少见的佳作。 《第九区》运用了大量仿新闻片的纪实性镜头,以中远景镜头的手持拍摄,大大提高了故事的真实性,也奠定了电影开篇压抑的气氛。男主角威库斯原本是导致压抑气氛产生的主因,而他的变异又成为全片的情感转折点,电影由贬至褒,影片的气氛从低谷走向高潮,节奏也一步步加快。不过,伴随始终的访问镜头却没有减少,因此电影后半部分依然保持着和全片一致的事件真实感。 电影非常显著地揭露了人类内心的排外和自私,主角手中的那一朵铁花正是导演心中向往的最后的纯真。故事虽然在讲着外星人和地球人的争斗,但始终关注着我们内心的情感导向。电影的主题并没有超越我们过往的视野,也没有脱离我们的想象力,它紧紧扣住我们内心的死穴,向我们灌输贫民影像,告诉我们,其实我们的精神境界还是一贫如洗。 No.4《母亲》:爱生孽 继《杀人回忆》六年之后,奉俊昊再一次在《母亲》中展现了自己改造类型的高超手段。尽管从类型片的角度来看这部影片无法超越前者的成就,但是《母亲》在探讨社会现实以及人之天性等问题时的广度和深度绝对赶超前作。 《母亲》透过一桩悬案讲述了一段扭曲的“母子情深”,继而带出周遭与这个案件相关的一张张面孔。在这样一个典型的类型叙事中,万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奉俊昊抛弃了关于母爱的世俗规则,将那惨不忍睹的“爱之恶”剖开来展现在众人面前,并引领观者一层层扒开缠绕在真相上的裹尸布,去洞察什么才是罪恶的根源。 在这部影片中,奉俊昊讲故事的力道显然老辣了不少。全片几乎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精准的剪辑,精致的构图,流畅的运动镜头,甚至于音乐的情绪也铺陈得丝毫不差。无论是温情的、惊悚的、残忍的、紧张的段落都被导演服服帖帖地梳理在这两小时之中,散发着冰冷的美感和力度。金惠子和元彬这对母子的表演亦相当到位。元彬饰演的弱智青年道俊,俊美如天使般的面孔下暗藏着莫可名状的罪恶;而金惠子饰演的母亲至善至恶,直击人性最复杂的本源。影片开始与结尾处,母亲在天地间和歌起舞,这两个相互呼应的华彩段落,将主题升华至哲学的境界。 No.3《无耻混蛋》:鞭尸的快感 电影圈有昆汀,就可以将任何一种类型片创造成属于昆汀本身的类型片。喜好黑色的昆汀玩票战争史诗,那就是一部前无古人的昆式战争片。你可以无视他常用的分章节叙事,但你无法忽略妙语连珠的精彩对白;你可能忘记其中角色的名字,但你一定记得他们颇具喜剧色彩的表演细节。这就是《无耻混蛋》,本年度最好的战争历史电影。 中国有戏说清朝皇帝的影视作品,昆汀也喜欢戏说,他就像当年的卓别林一样,将希特勒以及其德国法西斯系统狠狠地调侃了一番。血腥、暴力、话唠、美女一样不少。昆汀影像公式也一如既往地在片中重现:畅快淋漓的杀戮场面;金发美女与鲜血暴力的亲密接触;占据影片绝大部分的对白时间。战争题材让这些昆汀元素焕发了有别昆汀旧作的光芒。影片对二战时期的历史还原非常到位,无论是服装还是道具设计都颇有用心。 演员们在昆汀精神感染下卖力演出也广受好评。在对人物的塑造和整体故事的推进上,昆汀对希特勒一伙无论从台词上和动作场面上都是以鞭尸的态度实施剧本的。历史被调侃并没有降低影片的真实性,也正是电影涉及到真实的历史人物,让观众有了更深入的代入感和参与度。少了严肃沉闷,多了诙谐轻松,这是好多年战争片未曾给与观众的感受了。 No.2《白丝带》:跨时代黑暗寓言 横扫戛纳、傲视欧洲,《白丝带》以气贯长虹的姿态夺得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直指奥斯卡。导演迈克尔·哈内克以一贯对人性的冷静观察和刻画影像的独特角度征服了世人,将一个九十年前的故事描述成一个具有跨时代性的警世寓言。 电影以上世纪初发生在德国某村庄的一件件神秘悬案为线索,重现了当时德国下层社会现状,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细致刻画,揭示了人性的丑陋,暗示了当时法西斯主义的萌芽与兴起。导演不厌其烦地将这个德国村庄的日常生活细节一一描绘出来,镜头出奇的冷静,不带一点儿褒贬的评论,观众完全察觉不到导演对某个角色的喜好。近乎无情的中立氛围,延续和继承了哈内克一直以来的电影风格。尤其是在黑白影像之下,人的本性和被歪曲的神性之间的斗争更显激烈。 电影里的少年角色始终与长辈存在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而丈夫和妻子间同样矛盾重重,各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交织成村庄里复杂的人际关系,一起起突发的骇人事件正是将这种关系网推向顶峰的导火索。尽管艺术片的氛围浓厚,但却不显沉闷。影片越往后推进,节奏就更加紧凑,氛围更加黑暗。这个具有时空跨越特征的故事,对于今天的观众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它就如一朵恶之花绚烂绽放在所有人的面前。 No.1《阿凡达》:电影大革命 对于《阿凡达》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而言,这部用十来年的时间完成的作品包含了热爱技术的他对电影在光影层面最复杂的一次要求。从《异形2》、《终结者》到《泰坦尼克号》,他总是利用那个年代最先进的电脑特效来为自己的作品服务。这次的《阿凡达》,同样也代表着电影工业最顶尖的技术。 《阿凡达》和他以前拍摄的电影不同,这部电影至始至终都在集中展现一个完全虚拟的外星世界,而卡梅隆最重要也最艰巨的任务,就是如何让这个并不存在的星球看起来逼真动人,让观众在电影院里彻底折服。于是他耐心等待数年,研制了最新的摄影系统,加上业已成熟的3D视觉效果,《阿凡达》成为新千年来电影工业最大的革命。 充满奇特生物和绚丽环境的潘多拉星球为观众营造了一场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利用独一无二的3D技术,《阿凡达》让这个高清和蓝光逐渐普及的时代里,很多已经热衷于家庭影院的观众重新走进了电影院。它征服了数量巨大的非影迷群体,就像十二年前创造票房神话的《泰坦尼克号》一样再次展现着票房奇迹。虽然这部剧情太过公式化的电影会被核心影迷所诟病,但它在技术层面所展现出的革命力量,足以让《阿凡达》载入史册,成为电影史上又一座里程碑。
↧